close

运动拼贴风中国队Instagram帖子 (1).jpg

星期二經過還好好的頂好,怎麼今天就要改裝成家樂福超市呢?

上網查才知道,原來去年6月家樂福就併購頂好,是我太後知後覺~

但對於曾經的好鄰居頂好,發生什麼事要被併購,被用台幣32億左右的價格被買下(感覺很廉價),覺得很好奇。

上次我在讀書會分享「失敗學」這本書時,作者提到他30年的基金生涯拜訪了1400家企業,歸納出倒閉或破產的殭屍企業領導會犯的錯誤有7個,剛好拿這個案例來研究。

根據2012年天下雜誌報導,當年八十家頂好惠康超市(Wellcome),屬於香港牛奶國際公司,進入台灣八年,穩佔國內超市業的第一名。當年報導頂好在2011年營業額80億,還勝過太平洋崇光百貨的77億。當時頂好以「天天售價低,樣樣都省錢」的策略,打趴了日商系統的裕毛屋、松青超市(這個我有印象,想當年…)。

為了維持低價優勢,頂好每個星期派員到競爭者的門市比較價格,如果價格高於其他超市,立刻降價,確保天天都低價的形象。同時要求廠商平均進貨價格比同業少二一○%。

在物流規劃方面,頂好投資十億元,自行在桃園縣大園鄉設立七千坪的物流中心,這樣的大規模投資是預備日後二百家超市的供應量。而採購部分,透過頂好聯合採購,可以擴大進貨,壓低成本。頂好並且是第一家導入電腦資訊掌握每一種產品的銷售量的零售業。

以上種種成功的作為,為什麼後來失效了?

2012年時,天下雜誌在報導中也指出,頂好最大的對手,不是超市同業,而是像萬客隆或供應軍公教日用品的全聯社。雖然萬客隆後來也被好事多打敗退出市場,但顯然頂好並未做好對全聯的應戰。

2020年6月發佈併購案之前,頂好絕口不談業績,也從不對外揭露財務狀況,外界只知道虧損,但不知道缺口有多大。直到併購案公開,才知道頂好平均單店業績不到一間全聯的一半。這樣的財報,難道是一天二天的事?難道頂好的管理階層不知道?當然不可能,主要還是在領導階層出現了失敗學裹提到的錯誤。

回到「失敗學」裹談到,失敗企業的領導人會犯的錯誤,歸納為下面七點:

1.只從最近的經驗學習。

2.過度依賴成功公式。

3.錯誤解讀或疏遠顧客。

4.被某種狂熱所害。

5.無法順應產業的結構改變。

6.在實體或感情上與公司經營疏遠。

7. 蒙蔽實際麻煩。

我認為頂好的領導人至少犯了第3、5及7點。第7點錯誤在併購案揭露的財報上最為明顯,也是讓失敗學作者會放空公司的原因。事實上,根據我在網路上看到的資料,頂好的管理層級人員也坦承他們沒有對全聯做出相對應的反應。

頂好從1987年的先進者之姿風光一時,在2020年6月劃下句點。

商場上,再次證明,不是先跑就先贏,也沒有永遠的冠軍,後面的黑馬會不斷出現,迎頭趕上。能夠維持百年的企業,真的不容易啊~

arrow
arrow

    富有人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